全線上的設計工作坊
「欸 Sandra,這個週末的培訓決定不延期,但是要改線上,這做得到嗎?」同事用 slack 敲了我,這麼問了一句。
「可以吧?去年也參加過國外的一些線上活動,也聽過別人分享怎麼辦線上的工作坊。來試試看好了。」
其實全線上的工作坊比想像中好玩
介紹了一些心法、概念,再簡單說明遊戲規則後,50幾個人便開始在同一個線上白板大亂鬥:分組用電子便利貼狂丟想法,邊動手邊尬聊,邊偷看其他組在討論什麼。有問題就會直接敲我問,計時器的時間一到大家也會自動放下討論,從視訊軟體的 breakout room 回到「大教室」聽下一步指示。
從一個引導角色來看,這是第一次看到自動導航程度這麼高的工作坊。因為可以簡單地一覽所有人的進度,透過便利貼也可以大約猜測討論狀況,線上的工作坊反而比實體的還來得好掌握。
工具
線上白板 miro (歡迎參考那時用的 miro board)
視訊軟體 google meet
現場角色
講師 + 討論引導 2人
技術支援(視訊分組、即時協助無法連線之大小鳥事)1人
參與者約 50 人
以下分享一些小撇步
- 在 miro 做簡報
簡報直接做在 miro 裡面,減少回 google meet 看螢幕分享來回切換而跟丟的困擾。幫簡報編號,工作坊時可以直接指示「大家一起來三號簡報這邊喔」。
- 準備好有清楚指引的討論區
事先把討論區與討論架構整理好,甚至是把所有的引導都寫在討論區那邊,讓參與者可以自助解惑下一步需要做什麼。
- 在最開始安排熟悉工具的環節
對大部分的人來說, miro 是個新工具。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活動來引導大家使用接下來會常用到的功能,這會讓接下來的活動順利很多。(例:變換便利貼的顏色、貼emoji之類的)
- 建立默契
像是準備一個「WE ARE HERE」的小標章,講解簡報時像是搖著導遊旗子一樣的不斷移動標章讓大家方便跟。如果要發問的話可以貼一個很大的問號在畫面裡。計時器的時間一到就要離開 breakout room。登入時用一個使用好叫的名字讓講師好cue人。
- google meet 可以分組,但討論區放在同一個 miro 裡
分組討論時,可以把參與者丟到不同的 breakout room,但讓大家留在同一個 miro 板上面產討論內容。除了能讓引導者看到大家的進度/狀況,還可以讓大家正大光明的互相交流(偷看)。引導者在總結的時候也可以帶著所有的人去逛逛各板。另外,miro 很吃網路。所以為了讓 miro 跑得順利點,其實推薦把 google meet 的影像關掉,使用它來傳遞聲音就好。(反正在 miro 裡動手時也不會一直切回 google meet 看大家的臉)
- 善用 miro 裡面的一些功能
以下用圖片說明:
線上的工作坊還是有一些好處的
投入的程度不減反增:尤其是 brain storm 的時候。可能是打字比寫字簡單吧?又可以很清楚看懂別人寫什麼。
更容易互相學習:反正大家的討論區都並排在一起,格式又一樣,互相看很容易。
事後回去看很方便:只要不把 miro board 刪掉,參與者想要事後回去繼續討論都做得到。
引導起來其實比較輕鬆:因為討論區的分區清楚,在 miro board 上可以快速看出各組進度。進去各組的視訊討論給回饋也很方便。
方便各地的人參與討論:不用實體到場,就可以從全台灣(或是全世界)參加討論了,這也是我覺得線上活動迷人的地方之一。活動資源再也不只集中在城市地區。
其實硬要說,我還是很想念實體的工作坊啦。可以更好的觀察大家的狀態,引導出更好的討論。但在未來想要嘗試看看有沒有可能混合線上線下的方式帶討論,或許這反而是更有效率的做法。感謝疫情也堆進了工作坊的線上化👹